对电动汽车有了解的朋友都清楚,由于低温对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每到冬季,纯电动汽车的续航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缩水”,电动汽车的车主们开起车来往往也会更加谨慎。
但混动车型呢?在冬天也会面临油耗增加,续航缩水的窘境吗?
元旦刚过,东风日产就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吉林长春开展了一场“寒冬实测”,在温度低至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里,对日产e-POWER的中国首款车型进行城市道路+快速路+山路,总长接近150公里的低温续航测试,将这款车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本次测试共邀请了包括电动知士在内的数十家媒体参与,测试车型统一为2022款 e-POWER 超豪华Ultra,也就是顶配,搭载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纯电机驱动,燃油发动机只负责带动发电机,并根据电池容量、工况、温度酌情启动。

测试规则上,本次测试与电动知士每年冬季所做的低温续航测试基本一致,每辆车上固定乘坐四人(包括3名媒体与1名试驾教练),每辆车的乘员根据体重进行分配,并通过重物配重,保持所有测试车辆载重基本一致。


在出发前,表显续航里程为503km,工作人员对车辆的小计里程和电耗等参数进行重置,并在加满油后将油箱盖贴上封条,禁止中途加油,以全程获取真实续航数据,并将在返回起点线时对数据进行记录。

在测试路线的设置上,选择了吉林省长春市的城市道路以及部分山路、快速路,具体路线为长春香格里拉酒店-净月潭-净月潭环湖行驶-新立城水库-长春冰雪新天地-香格里拉酒店,共计约146公里。

而在驾驶模式上,则可以在舒适、经济、运动上自由选择。电动知士当然选择使用经济模式驾驶,并计划酌情开启EV模式(纯电驱动模式,强制关闭发动机),以增强低速下的续航表现。
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东北的温度过于寒冷,很多时候,虽然动力电池的能量充足,但为了避免发动机水温过低导致的油耗增加或者损坏风险,在水温低到一定程度时,无法开启EV模式,发动机也会自动启动。

这种发动机强制介入的情况,在EV模式的低速行驶工况下颇为常见,由于低速行驶对电能的消耗相对较低,电池中的存电无法及时消耗,这时发动机启动后所产生的电能可能无法得到100%的利用。更何况,发动机的频繁启停,也会对油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最终,在最低零下20摄氏度,平均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我们所驾驶的这台轩逸 2022款 e-POWER,在行驶了141.4公里后,剩余续航里程为412公里,消耗续航里程91公里,平均百公里油耗5.7升,折合总续航里程为781公里。
与同级燃油车型相比,这个成绩无疑是比较出色的。尤其这还是在十分寒冷的环境下,无法长时间使用EV模式、发动机频繁启停的情况下。不难想象,如果是在温度适宜的季节或者地区,e-POWER将有更为出色的能耗表现。
为什么东风日产e-POWER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有不错的续航表现?

与其它的插混或油混系统不同,第二代e-POWER是一套以100%电驱为核心,闪充闪放电池包为基础,以燃油为唯一能量来源的增程式混动系统。

在工作时,e-POWER通过一套高效智能发电系统将燃油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包中,并最终传导至电机进行驱动。
按官方的说法,e-POWER的城市工况油耗可低至3.9L/100km,结合其41升的油箱,可以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而e-POWER之所以能实现这个成绩,100%电驱、高效的智能发电系统、闪充闪放的电池缺一不可。
首先,100%电驱不仅可以给e-POWER带来300N·m这个远超同级燃油车型的扭矩和静谧性,而且还可以让内燃机专注发电,不参与车辆驱动行驶。这就让这台内燃机可以在大多数工况下都处于最佳最省油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超低的油耗。
同时,e-POWER所搭载的智能发电系统,其发电机的发电效率高达94%,进一步降低了能量转换时的损耗。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日常用车环境中偶发的高动力需求(如起步、超车等),e-POWER还搭载了具备“闪充闪放”能力的高性能锂电池,虽然容量仅2kW·h,但充放电倍率是一般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的15倍以上,可以满足电机瞬间爆发时的大电流需求,体积却只有传统电动汽车的1/9,重量也更轻。

不难发现,这套系统中电池并不担任储能的“重任”,而更像是一个能量“中转站”。如此小的容量,即便低温对电池的影响再大,也不会对e-POWER的能耗造成多大影响。
可见,基于省油高效的发电系统、容量小但强劲动力电池、安静又高性能的全时电驱,e-POWER能够在寒冷的东北得到5.7L/100km的综合油耗是有根据的。
在试驾中我们还发现,e-POWER虽然定位紧凑级家用轿车,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各种科技配置方面毫不吝啬 ,如L2级辅助驾驶功能、智能车机、语音交互、手机无线充电、BOSE音响等等,均有搭载。

综合来看,东风日产e-POWER凭借出色的油耗、安静且平顺的动力、丰富的科技配置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在13.89~17.49万元这一价格区间,竞争力非常突出,无论是作为家里的第一台车还是用来跑网约车,都非常合适。